下面的旧文是我2006年头在“人民日报”揭晓的一篇短评,被央视转播,标题是“从容应对外洋媒体”,其中提到了各级官员要学会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问题。看到日前济源的“扇巴掌风浪”,以及人民网的舆情分析,这一老问题还是一直没获得解决。
特拿出来与大家共享,希望值得引起各界关注与反思。从容应对外洋媒体央视国际 www.cctv.com 2006年06月17日 07:27 泉源: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消息:眼下外洋媒体对中国的生长格外关注,如何更好地应对外洋媒体,掌握和引导舆论主动权,是相关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。日前在北京举行的首届“应对外洋媒体”高级论坛,就体现了业界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。 在世界多极化、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生长的今天,媒体无所不在、无孔不入,国际舆论对国家生长的影响越来越大。
任何国家都希望有一个有利的国际舆论情况。在一些蓬勃国家,政府内有一支精悍的传媒运作团队,使用媒体推行其政策。而一些生长中国家,由于在应对国际媒体方面缺乏主动性,抵不住西方媒体“一边倒”的猛烈攻势,对一些歪曲形象的报道往往束手无策。
斗胆与国际媒体打交道,既需要突破旧看法,也需要提高技巧。在现代社会中,善于与种种媒体打交道,可以说是政府公务人员理应具备的一项职业素质。在某种意义上说,不与或不善于与媒体打交道,也是一种失职。
不久前,英国皇家科学院为科学家们专门开设了一次培训课程,以资助科学家们有效地和媒体打交道。据主办者讲,“媒体会是你最好的朋侪,也会酿成你最坏的敌人”,因此要设法使科学家们相识媒体,从而更有信心地同媒体打交道。
以中国今天的职位,我们完全可以以越发自信、开放、平和的心态,掌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权,从容应对外洋媒体,坦诚相待,只管争取一个有利于生长的舆论情况。(席来旺)责编:刘彦妤。
本文来源:凤凰彩票-www.szpcfbj.com